可控放电避雷针LKD-KFZ
2021-03-01
一、可控放电避雷针的工作原理
雷云对地面物体放电有上行雷闪和下行雷闪两种方式。下行雷闪一般先导自上而下发展,主放电过程发生在地面(或地面物体)附近,所以电荷供应充分,放电过程迅速,雷电流大(平均幅值j为30~44kA),陡度高(24~40 kA/us)n];上行雷闪一般没有自上而下的主放电,其放电电流由不断向上发展的先导过程产生,即使有主放电,因雷云向主放电通道供应电荷困难,所以放电电流幅值小<7 kA),陡度低(<5 kA/-s)。
另外上行雷闪不绕击,因为它自下而上发展的先导或者直接进入雷云电荷中心,或者拦截自雷去向下发展的选导,这样中和雷云电荷的反应在上空进行,自雷云向下的先导就不会延伸到被保护对象上。所以上行雷闪的上行先导对地面物体还具有屏蔽作用,可减轻放电时在地面物体上的感应过电压。利用这些特点可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引发上行雷闪放电,达到中和雷云电荷,保护各类被保护对象的目的。
二、可控放电避雷针的结构
可控放电避雷针由针头、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构成一套保护系统。它的针头不再是单针,而由主针、动态环、贮能装置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