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检测技术资料 返回>>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2020-06-10

5检测方法及周期
5.1检测方法
5.1.1目测
查看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装置的安装工艺、连(焊)接状况、防腐措施、线缆敷设情况等项目,记录在现场调查表及原始记录表中。5.1.2器测
5.1.2.1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使用多功能地阻测试仪或综合测试仪,测量土壤电阻率,用于工频接地电阻和冲击接地电阻的换算;
安全防范系统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的确定。5.1.2.2接闪器高度的测量
使用光学经纬仪或激光测距仪,测量接闪器高度,用于计算接闪器的保护范围。5.1.2.3材料规格的测量使用游标卡尺或测厚仪,测量防雷装置的直径、长宽、厚度等,用于防雷装置所选材料规格的判定。5.1.2.4连接状况的测量

5.1.2.5接地电阻的测量
使用等电位连接电阻测试仪或微欧计,测量接闪器与引下线的电气连接、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干线的电气连接及法兰跨接的过渡电阻,用于电气连接、等电位连接和跨接连接的电气连接质量判定。
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用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的判定。
5.1.2.6辅助项目的测量
使用卷尺、直尺、温/湿度表、万用表、频谱仪和场强仪等辅助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场所环境条件的辅助测试。5.2检测周期
5.2.1定期检测
对已投入使用的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应每年检测一次。5.2.2跟踪检测
对新建的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装置实行在建过程跟踪检测制度。5.2.3增加检测
对存在防雷安全隐患的场所,整改后,应增加检测。
6检测内容与技术要求
6.1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检测6.1.1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系统6.1.1.1检查等电位连接状况6.1.1.1.1检查等电位连接网络形式,机房的等电位连接网络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当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系统为300kHz以下的模拟线路时, 可采用s型等电位连接。
b) 当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系统为MHz级数字线路时应采用M型等电位连接。
c)S型和M型结构形式见本标准附录E(规范性附录)。6.1.1.1.2检查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系统各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和接地状况,各设备之间的电气连接和接地应符合以下要求:
a)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信息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SPD) 接地端应与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接地端子以最短的距离连接。
b)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应与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的连接。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应通过接地干线与总等电位端子连接,接地干线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时,其截面积应不小于16mm。接地干线应在电气竖井内明敷,并应与楼层主钢筋作等电位连接。

6.1.1.1.3检查时,应注意系统设备的技术标准,按技术标准进行测试。6.1.1.1.4测试机房内的各设备接地端、金属组件与等电位接地端子的电气连接。6.1.1.2检查屏蔽状况
6.1.1.2.1检查机房的屏蔽状况,机房的屏蔽状况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机房宜设置在所在建筑物的底层中间部位,应利用所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金属构件构成格栅形的大空间屏蔽。
b)机房金属屏蔽网应与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
6.1.1.2.2检查线路的屏蔽状况,线路的屏蔽应符合以下要求:
a)进入机房的电源线、信号线应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管埋地引入,并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
位连接,其埋地长度不应小于2vP(p:土壤电阻率,单位Ω*m),且最短不应小于15m。
b)进入机房光缆的所有金属接头、金属挡潮层、金属加强芯等应在入户处做等电位连接。6.1.1.2.3测试机房屏蔽网、电缆屏蔽层及金属线槽(管、架)与等电位接地端子的电气连接。6.1.1.3检查合理布线状况
6.1.1.3.1检查室内线缆敷设状况,线缆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系统线缆与非电力线缆的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附录F(规范性附录)的规定。
b)系统线缆与电力线缆的间距,应符合附录G(规范性附录)的规定。
c)系统线缆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机房、空调机房之间最小的净距应符合附录H(规范性附录)规定。
6.1.1.4检查浪涌保护状况
6.1.1.4.1检查电源浪涌保护器设计安装状况,设计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
b) 电源线路SPD的数量与分级是否满足雷电防护的等级, 其安装位置应符合附录Ⅰ(规范性附录) 的规定。
c) 电源线路SPD应满足标称放电电流参数值, 其参数要求应符合附录J(规范性附录) 规定。
d) 电源线路SPD连接导线应平直, 其长度不宜大于0.5m。
e) 当电压开关型SPD至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 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m时, 应在两级SPD之间加装退耦装置。
f) 电源线路SPD连接线的截面积, 应符合附录K(规范性附录) 的规定。
6.1.1.4.2检查信号浪涌保护器设计安装情况,设计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经直击雷非防护区(LP ZO) 或直击雷防护区(LP Z 0:) 直接进入机房的信号线, 在接入网络设备后,如服务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调制解调器、集线器等设备,应在这些设备的端口处安装适配的信号SPD。
b) 安装的信号SPD型号及其技术性能指标, 其参数要求应符合附录L(规范性附录) 规定。
c) 安装的信号SPD接地线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²的铜芯线与机房内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或等电位连接网以最短距离进行连接。
d)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其他通信设备信号线路应根据总配线架所连接的中继线和用户线性质,选用适配的信号SPD。
e) 信号SPD的标称放电电流应不小于0.5KA
6.1.1.4.3测试各电源SPD的直流参考电压和泄漏电流, 其值应符合QX/T 86-2007中的要求; 测试各SPD接地端与等电位接地端子的电气连接。
6.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1.2.1检查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状况
a)消防控制室内,应设置等电位连接网络,室内所有的机架(壳)、配线线槽、设备保护接地、安全
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应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b)区域报警控制器的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或钢管)、电气竖井内的接地干线、接线箱的保护接地端等应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6.1.2.2检查SPD设计安装状况
a)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报警主机、联动控制盘、火警广播、对讲通信等系统的信号传输线缆宜在直
击雷非防护区(LP Z 0) 或直击雷防护区(LP ZO:) 与第一防护区(LP Z 1) 交界处安装适配的信号SPD。
b) 消防控制室与本地区或城市“119”报警指挥中心之间联网的进出线路端口应装设适配的信号SPD。6.1.2.3检查系统的接地形式: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接地干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的铜芯绝缘线,并宜穿管敷设接至本层(或就近)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6.1.2.4测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各设备和信号SPD接地端与等电位接地端子的电气连接。6.1.3有线电视系统
6.1.3.1检查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状况:机房内应设置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接地干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的铜芯绝缘导线并穿管敷设,就近接至机房外的等电位连接带。6.1.3.2检查SPD设计安装状况:进出建筑物的信号传输线宜在入/出口处安装适配的信号SPD。6.1.3.3测试机房各设备和信号SPD接地端与等电位接地端子的电气连接。6.1.4无线通信系统

6.1.4.1检查直击雷防护措施
a)接闪器与天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m,天线及其他前端设备应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b)接闪器、天线竖杆的接地宜就近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共用。计算机通信系统中有的天线因技术需要,要求不接地,该天线必须满足本条第一款的要求。6.1.4.2检查屏蔽和等电位连接措施
a)从天线杆、塔引下的天馈线缆应采用屏蔽线缆;金属屏蔽层应与杆、塔金属体及建筑物的防雷装置间应电气导通。
b)通信基站的天馈线应从铁塔中心部位引下,金属屏蔽层应与塔的上部、下部和经走线架进入机房前,就近做等电位连接。当馈线长度不小于60m时,金属屏蔽层还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等电位连接。c)室内外走线架应作等电位连接。
d)当天馈传输系统采用波导管时,其金属外壁应与天线架、波导支承架及天线反射器作电气连通。e) 天馈SPD接地线, 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6mm²的多股绝缘铜导线连接到直击雷非防护区(LP ZO) 或直击雷防护区(LP Z 0:) 与第一防护区(LP Z 1) 交界处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
f)当采用光纤传输信号时,应符合第6.1.1.2.2条的规定。
g)安装在天线杆、塔上的航空障碍灯等设备外壳,应就近与金属杆、塔连接。
6.1.4.3检查防浪涌措施
a) 进入通信基站机房的信号电缆, 应埋地引入, 在入户配线架处应安装适配的信号线SPD。


b)进入通信基站机房的电源电缆,宜埋地引入,埋地长度不宜小于50m,电源进线处应安装适配的电源SPD。
c)串装在同轴电缆线路上的有源设备,当采用单独的电源线供电,电源线应穿金属管敷设,金属管
c) 同轴馈线进入机房后与系统设备连接处应安装天馈SPD。d) 天馈SPD的技术参数应符合附录L(规范性附录) 的规定。
首尾两端应就近作接地, 并安装适配的电源SPD。
6.1.4.4测试避雷针、天线竖杆、基站铁塔(或抱杆)及其他前端设备与防雷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室内外走线架、机房内所有设备金属机架(壳) 、金属线槽(或钢管) 、屏蔽层、电源SPD和信号(天馈) SPD的接地端与等电位接地端子的电气连接。6.1.5安全防范系统
中央控制室内系统主机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应符合第6.1.1条的规定。
6.1.5.16.1.5.2检查直击雷防护措施,安全防范系统的外场设备、电源线缆、信号线缆应在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内。
6.1.5.3
检查室外线路屏蔽措施,室外线路宜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管埋地敷设;架空的或建筑物顶敷设的电源线缆、信号线缆,应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管屏蔽,屏蔽层或穿金属管应两端接地,若线路较长时,宜每隔30m接地一次。6.1.5.4检查室外线路设备防浪涌措施,置于户外的摄像机(探头、云台)信号控制线在输入/输出端口处应安装适配的信号线SPD。
6.1.5.5测试系统外场设备的防直击雷接地电阻值,机房内所有设备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或钢管)及各SPD接地端与等电位接地端子的电气连接。6.1.6其他弱电系统
其他弱电系统的防雷检测技术要求参照本章节相关条款执行。6.2系统接地装置检测6.2.1检查系统直流工作接地、建筑物防雷接地、配电系统安全保护接地和交流工作接地的接地形式及其关系。当采用非共用接地时,系统直流工作接地网与其他接地网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5m。6.2.2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6.3系统环境检测
6.3.1系统机房内的防静电措施,应符合GB50174的规定。

6.3.2
测试机房内温度、湿度值,其应符合GB/T2887-2000的规定。
6.3.3测试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 在频率范围0.15MHZ-1000MHZ时, 其应小于等于126dB。6.3.4测试机房内磁场干扰场强,其应小于等于800A/m。6.3.5测试机房的供电电源的频率、电压、相数和电源参数变化范围,其应符合GB/T2887-2000的规定。
6.4接地电阻值的要求
6.4.1
电子信息系统处在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Ω。
6.4.2电子信息系统处在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30Ω。
6.4.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直流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应依不同计算机系统的技术标准确定。6.4.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交流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
6.4.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安全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
6.4.6当电子信息系统的直流工作接地和所处建筑物的防雷接地、配电系统安全保护接地和交流工作接地、其他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6.4.7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接地电阻值有特殊规定的(有的系统直流工作地悬空,与大地严格绝缘),
按其规定执行。
6.4.8建造在野外的安全防范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盘;在高山岩石的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2·m时,其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20Ω。
6.4.9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电气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应不大于0.03。

关于我们 / 我们的案例 / 我们的产品 / 防雷检测
版权所有:南京聚宁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南京聚宁防雷